【福建民间风俗百图】罕见的闽东建筑——畲寮瓦厝

2025-06-09 14:58:04

福建民间风俗百图

陈健俶 著

民 间 建 筑

罕见的闽东建筑

畲寮瓦厝

畲族聚居的村寨一般都在离县城较远的大山里,居所大都选择避风向阳、有水源的地方而建。村寨四周栽种松树、枫树、榅桲、苦槠,房前屋后种有毛竹、果树等。村口有树能挡风,屋后种树能蓄水,空气也格外清新。

畲族传统建筑主要是就地取材,用黄土做砖砌墙,以茅草为屋顶,故称“茅寮”,亦称“畲寮”;如果屋顶用的是瓦片,则称“瓦厝”或“瓦寮”。茅寮又分为山棚与泥间两种。山棚,通常以三五根带丫的树枝或树干为支柱,顶部成金字状,中间高两边低,屋顶用茅草或树皮覆盖以避风雨;泥间,也称“土寮”,通常用小竹或芦苇秆编成篱笆状,拐角处用木头固定,然后涂上泥巴,做成“墙”。畲村房屋的结构类型主要有竹竿寮和走马寮两种。竹竿寮,又称“竹竿厝”,门面小但纵深长,就像竹竿一样修长。通常每排立五根柱子,栋柱与第二柱相隔一丈;第二柱与廊柱相隔五尺,前五尺为走廊,正厅照壁在后二柱之间;照壁中间设有奉祀祖先的神龛,神龛、窗棂常有镂空木雕和浮雕装饰。走马寮的造型则多为日字形,前后均有厢房。栋柱与第二柱相距八尺,偏间隔到廊柱,走廊不设廊柱,以马脚架下檐,过间一丈二尺;前后的卧室较大,少铺地板,不设暖间,仅在炉前设一火炉;照壁后有天井和小厅,前天井较大,放中门,盖门楼。福建最具代表性的畲族村落是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的半月里、牛胶岭、东瓜坪等自然村,它们均存留有五百多年历史的畲族传统建筑,直观地体现了畲族“小聚居、大分散”的家族村落格局。

—END—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6月24日:周一4场足球比赛分析,附带比分,苦心专研5小时!!!
最强祖师本命法宝选择 本命法宝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