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生 家
很多方言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后生家”就是一个非常带有生活气息的方言。
平湖方言“后生家”是指男青年,流传已久,古籍书里就有记载。《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后生家讨便宜的话莫说!”“清·钱泳《履园丛话·乡贤一》:“王之芬……诗文力追汉魏,而尤敦于本行,每以孝友龈龈为后生家言,乡里多化之。”程乃珊《银行家》十:“总归后生家比阿拉老头子要紧。”
上个星期天,我到村上去,想找几个年轻人碰碰头,路上正好见到三伯伯,我问起他,可三伯伯对我说:“现在农村里的‘后生家’是没有星期天的,大家每天都在厂里上班或者出去做生意了。”正在这时,邻居王阿叔也笑嘻嘻地对我讲:“现在农村里‘后生家’早上早饭一吃,开着摩托车都出去了,有上街开店经营的,有在单位上班的,都在勤劳致富。不像我们的‘后生家’年代里,凡是到了农闲季节时,都呆在家里不出去。”
又如邻居老王,一提起年轻时代,他总是吹着牛说;“我们‘后生家’时,力气就蛮大,捻河泥挑担,重生活样样来,所以18岁就讨娘子。”他又接着说:“现在‘后生家’经常劳动的人还算好,但有一些‘后生家’缺少劳动锻炼,廿几岁的人气力还未生出来。就讲伢儿子,今年已经廿四岁,昨天我叫他帮我挑几担稻柴去蘑菇棚,他已经觉得吃不消了。所以‘后生家’也要多锻炼,多参加劳动,农村里有句俗话讲‘人的气力做做会生出来’。”
时代在进步,现在农村里的“后生家”不仅要劳动致富,更重要的是要靠科技致富,才能真正体现新一代“后生家”的形象。
原载(嘉兴日报·平湖版)2009年3月2日
后 生
上期的方言学堂为大家介绍了平湖方言中的“后生家”一词,生活中的平湖方言“后生家”和“后后”,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的含义却各不相同。“后生家”是指男青年,身强力壮,但“后生”则具体到一个人的外表,指的是年轻。
“后生”一词,早在史书里便有记载。元·无名氏《来生人债》第三折:“居士,你便老了,儿女们正后生哩!”《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这阎婆惜水也似后生,祝兼十八九岁,正在妙龄之际。”清·沈涛《交翠轩笔记》卷四:“杜荀鹤《唐风案·乱后再逢汪处士》云:每别不知处,见来常后生,今人呼貌之年少者曰后生,是唐末已有此语。”王安忆《流逝》五:“小囡都有三四个了。会保养呀,显得多少后生。”
而在生活中,我们也常会碰到这句方言。上个星期天,我和市老年大学摄影班的几位学员一起来到了原知青插队落户的村里,一来是想去拍摄村上的一座古桥,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新农村新貌,二来也去看望一下村上的几位老邻居。老邻居见到我们,都放下各自手中的活,围上来,拉着我们的手说:“唷!多年不见,你们已退休了,看上去还是这么‘后生’呀!”特别是见到当年被村上人都称作“大块头姑娘”的小陈,虽然她今年已66岁,还显得很“后生”,大家更是觉得惊喜,赞不绝口,热闹了好一阵子。正在这时,现任的村妇女主任杨大姐来了,一旁的陆婶妈连忙指着她讲:“你们看,杨主任今年五十岁了,看上去像三十多岁,真是年轻‘后生’呢!”
从上面的史书记载和生活中,大家便可以发现,平湖方言“后生”的意义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外貌气质所体现的年龄比其实际年龄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真正体现一个人“后生”,要从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出发,人要显得自然,穿着打扮要得体,才能受人称赞。否则,就会贻笑大方。如我们村上有个仲姑娘,因她生来腰粗膀圆,形体不美,加上美观意识浅,衣着配色不当,故而,大家背地里都讲她,她虽打扮得“后生”来,看上去总是别扭。
如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人们的心态都开始年轻化,因此,现在上了年纪的人,无论城市和农村都显得年轻“后生”。
原载(嘉兴日报·平湖版)2009年3月16日
作者:张玉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