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不能跟什麼一起吃?柿子4大功效、禁忌、挑選與保存方法完整解析

2025-11-22 03:11:06

在日本有句俗話:「柿子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柿子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能夠幫助預防疾病,學名 Diospyros kaki,意為「神明賜予的食物」,也被稱為「秋季水果之王」,是代代相傳的健康食材。此外,柿子有「事事如意」之意,常用來贈禮祝福。柿子功效有哪些?不能和什麼一起吃?柿子皮可以吃嗎?以下完整說明。

柿子的營養與功效吃柿子有哪些好處?高敏敏營養師於個人粉專分享,柿子富含維生素、膳食纖維,能促進排便、同時為身體增加保護力等4大功效。

β-胡蘿蔔素:轉換成維生素A,保護眼睛視力,鞏固皮膚及黏膜組織健康。高膳食纖維:高飽足感,豐富的纖維還能抑制胃口,幫助排便超順暢、增加飽足感!維他命C:縮短感冒病程、加快傷口癒合,除此之外也能幫助對抗壓力、增加保護力、養顏美容之外還能中和自由基。礦物質鉀:預防心血管疾病,降血壓、消水腫。柿子不能和蟹一起吃!柿子5大禁忌

柿子禁忌1

柿子不能多吃,也不能空腹時吃,因為柿子含有大量的鞣酸,鞣酸在胃內經胃酸的作用,就會沉澱凝結成塊留在胃中,不易消化。

柿子禁忌2螃蟹和柿子一起吃不會中毒,但是柿子富含單寧酸,螃蟹富含蛋白質,單寧酸+蛋白質容易凝結成塊,如果同時食用除了不容易消化吸收,敏感者可能還會引發腸絞痛,不建議兩者一起吃。

柿子禁忌3吃柿子建議去皮吃,以免鞣酸影響鐵質吸收,或遇蛋白質食物時凝結,引致腹痛或腹瀉。

柿子禁忌4柿子甜度高,糖尿病和高血糖者需注意攝取量,一次不超過一個拳頭或8分滿碗的份量。

柿子禁忌5慢性腎衰竭及洗腎患者不宜多吃柿餅,因富含磷質及鉀離子,易造成代謝負擔。

台灣柿子7品種、產期農糧署在臉書「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指出,台灣柿子可分為甜柿與澀柿,其中「甜柿」可在樹上自然脫澀,採收後即可食用,常見有「次郎」、「花御所」及「富有」,其中富有為主要栽培品種,一直到年底都能品嚐脆甜好滋味。

甜柿

外觀與口感

產期

次郎

橙紅果皮,縱溝明顯,肉質稍硬緻密。

主要產期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是甜柿中產期最短品種。

花御所

橙紅果皮,渾圓飽滿,果肉細緻汁多。

主要產期為10月中旬至接近12月。

富有

橙紅果皮,渾圓飽滿,是台灣甜柿主要栽培品種。

主要產期從11月至12月底。

「澀柿」無法在樹上自然脫澀,採收後,再以電石、酒精或石灰脫澀處理,才可以鮮食或加工製成柿餅。常見有以下4個品種,其中8月下旬即有四周柿陸續供應,是柿子家族裡產期最早的成員。

澀柿

外觀與口感

產期

四周柿

包含軟柿、紅柿,橙黃果皮,縱溝明顯,果肉Q、果膠多,脫澀後鮮食。

主要產期為8月底至10月上旬。

石柿

橙黃果皮,果皮具蠟質,是新竹北埔主要栽種品種,甜度高、果肉Q,主要做柿餅。

產期為9月上旬至10月下旬。

筆柿

包含長果柿,橙紅果皮,長條果型,甜度高、果膠多,主要做柿餅。

產期為9月中至12月上旬。

牛心柿

包含水柿、脆柿,橙黃果皮,果頂略尖,是台灣澀柿主要栽培品種,口感較脆,可脫澀鮮食或做柿餅。

主要產期為9月中至11月下旬。

▲一張圖搞懂台灣柿子品種與產期。(圖/翻攝自農糧署。)

柿子怎麼挑選?農糧署在臉書「鮮享農YA - 農糧署」分享挑選甜柿的5個小技巧:

看形狀:果形端正飽滿為佳。看外觀:表皮光滑且果粉多為佳,外部不能有凹陷、壓傷、褐斑、裂隙和水傷等。看色澤:果皮為均勻橙紅色的柿子,葉片則以翠綠、帶有水分者較為新鮮。墊重量:重量越重的新鮮柿子,代表飽含水分和糖分,品質更好。摸硬度:甜柿越硬越鮮脆。柿子怎麼保存?農糧署在臉書「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指出,市面上常見的甜柿品種如:富有、次郎及花御所等,無需經過脫澀工序、採摘後可直接食用。至於如何保存,可利用以下2招:

常溫保存:放在通風處保存約可存放1-2週,在室溫下果實會慢慢變軟、甜度增加。冷藏保存:用餐巾紙包起來放入塑膠袋,放入冷藏保存,可延缓柿子軟化的速度,約可保存20至30天。延伸閱讀秋天當季的文旦、柿子...「這4種水果」為何更要小心吃?秋天飲食該注意的3件事為什麼農民曆說「螃蟹跟柿子」不能一起吃?該搭配什麼吃?吃螃蟹的5大注意事項

資料來源:台灣癌症基金會、台北農產、鮮享農YA - 農糧署、高敏敏營養師

責任編輯:曾耀儀核稿編輯:陳宛欣

十大必读数学经典著作 最伟大的10本数学书籍 世界数学名著排行→买购APP
iOS10.3正式版好用吗?更新iOS10.3正式版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