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螟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025-11-23 07:18:54

菜螟别名萝卜螟、甘蓝螟、白菜螟、菜心野螟和菜心毛螟等,俗称钻心虫、吃心虫、剜心虫等。在南方菜区发生危害较重,也是河南、山东、陕西、河北等省常发性害虫,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

危害特点:

菜螟是一种钻蛀性害虫,1~3龄幼虫取食幼苗生长点、心叶,并吐丝结网,影响菜苗生长,严重时可致幼苗枯死;4~5龄幼虫除啮食心叶外,还可蛀食生长点、茎髓和根部,造成萝卜无心苗;甘蓝、大白菜受害后成多头菜或菜心钙化,不能结球;花椰菜受害后无花球。田间的蔬菜长势表面上看并无异样,实际上多是无经济效益的被害株,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当发现时通常已错过播种期、移栽期而被迫毁种。菜螟除直接为害外,更是传播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的重要媒介。

生活习性:

成虫白天隐藏在植株的基部或叶背的阴凉处,夜出活动,对普通黑光灯的趋光性较弱,但在频振式杀虫灯下,有一定的趋光性。成虫飞翔能力不强,多在植株间或距地面1米以下的空间飞行,初孵的幼虫大多潜入寄主的叶表皮下。初孵的幼虫大多潜入寄主的叶表皮下,啃食叶肉,形成短小的袋状隧道斑;幼虫发育至2龄钻出叶表皮,主要在叶面取食叶片及植株的幼嫩组织;幼虫发育至3龄,有吐丝为害习性,常吐丝缠结,钻入菜心中取食心叶、生长点和茎基部,造成心叶枯死和无心苗;幼虫发育至4~5龄,有明显的钻蛀为害特性,蛀入叶柄,或蛀食茎髓或根部,为害点有明显的蛀孔,孔外常有丝掩盖。幼虫可转株为害,并能传播软腐病。

防治措施:

1、清除残株落叶,及时深翻土地,可消灭一部分在表土和枯叶残株内的幼虫、蛹或成虫,减少下代和越冬虫源基数。

2、秋旱年份利用喷灌等设施勤浇水,增加田间湿度,创造利于秧苗生长、不利于害虫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抑制虫害的发生与为害。

3、适当调整播种期,使幼苗3~5片真叶期避开菜螟为害的高峰期,达到少用药、减轻受害的效果。

4.化学防治,20%灭幼脲1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喷雾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喷雾或40%菊杀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或40%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SQL 子查询
AI项目名称生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