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为什么还没被取代?

2025-10-27 19:54:46

进入5.0时代后,蓝牙技术彻底打开了物联网时代的大门。在低功耗模式下,蓝牙技术具有更快更远的传输能力。传输速率是Bluetooth 4.2的两倍(最高速度为2Mbps),有效传输距离是Bluetooth 4.2的四倍(理论上为300米),包容量是Bluetooth 4.2的八倍。支持室内定位导航功能,结合WiFi可实现室内定位精度小于1米。同时,对物联网进行底层优化,力争以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性能服务于智能家居。

也就是说,这里可能有人要问,蓝牙技术诞生这么久,现在无线技术发展这么快,为什么还用蓝牙?

事实上,蓝牙确实有两个不容忽视的竞争对手:Wi-Fi和NFC。

首先,让我们看看NFC(近场通信技术),它的特点是连接形式更简单。只要轻触支持NFC的设备,就可以实现连接。特别适用于短距离的点对点连接,同时功耗也较低。不过,它的缺点也在于距离,它需要4厘米左右的接触才能实现传输,相比蓝牙5.0 300米的有效传输距离,实在有点太大了。目前,NFC通常扮演着“桥梁”的角色。Android设备经常使用NFC作为蓝牙验证的一种方式,使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联系人实现蓝牙连接,而无需繁琐的配对。

显然,NFC由于自身距离的限制,不能取代蓝牙,而是互补的,所以实际上对蓝牙并没有太大的威胁。

至于Wi-Fi,与NFC相比,它没有距离限制,在许多方面与蓝牙相似,使其更具威胁性。Wi-Fi已经应用于许多设备中,如索尼QX系列无线镜头、Sonos扬声器、印刷、游戏、视频、音乐、显示器等领域。此外,与蓝牙的24Mbps相比,Wi-Fi的传输速度最高可达250Mbps,预计未来的数据传输速度将达到每秒2G,这是蓝牙无法比拟的另一个优势。

那为什么Wi-Fi不能取代蓝牙呢?

答案很简单。Wi-Fi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耗电太多,不适合用于可穿戴设备、健身设备和其他需要低功率传输的设备。但对于家庭来说,比如无线扬声器、视频同步等领域,Wi-Fi显然是优越的。对于智能腕带等设备,蓝牙是最安全的解决方案。

很明显,经过20年的发展,蓝牙已经有了很多粉丝,而且技术还在不断进步。制造商仍然对蓝牙技术持乐观态度。蓝牙的低成本、高性能、简单性和普遍性都受到制造商的青睐。

同时,蓝牙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领域,那就是网络设备,主要是基于mesh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可以在很多智能照明、智能建筑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比如蓝牙技术联盟也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推出mesh增强操作,让网格更好地应用于场。

在你的屏幕前,你准备好用蓝牙改变你的生活了吗?

原创:十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淘宝店铺为什么要装修风格?有哪些影响?
腾讯会议没有录制怎么看回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