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

2025-05-17 20:51:57

东西半球的划分主要依据西经20°(20°W)和东经160°(160°E)组成的经线圈,具体规则如下:

1.划分界线与范围

东半球:西经20°以东至东经160°以西的区域(20°W→160°E),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的大部分及南极洲东部。

西半球:西经20°以西至东经160°以东的区域(20°W→160°E的反方向),包括美洲、太平洋中部及南极洲西部。

2.划分原因

选择这两条经线作为分界线,主要因为:

避免分割大陆:西经20°和东经160°穿过的陆地极少(主要经过海洋),减少了将欧洲、非洲等大陆分割到两个半球的可能。

地理实用性:相较于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180°经线,此划分更便于全球大陆的完整性呈现。

3.判断方法

口诀法:

“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小于20°的经度(无论东经或西经)均属东半球;

大于160°的经度(无论东经或西经)均属西半球;

介于20°~160°之间的经度,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

范围法:

直接判断经度是否在20°W→160°E范围内。例如:

北京(116°E):位于东半球(116°E < 160°E且 > 20°W)。

夏威夷(158°W):位于西半球(158°W > 160°E的反方向)。

4.特殊情况

极地地区:在北极点或南极点,所有经线交汇,理论上“一脚在东半球,一脚在西半球”,但实际应用中通常不强调极点的半球归属。

日界线与半球分界线的区别:国际日期变更线(约180°经线)与东西半球分界线不同,前者用于日期变更,后者用于空间划分。

5.常见误区

误将本初子午线(0°经线)或180°经线作为分界线,实际上这两条线会将欧洲、非洲等大陆分割为两部分,因此未被采用。

误认为东半球完全对应东经(E)、西半球完全对应西经(W),但实际需结合具体经度范围判断。

东西半球的划分兼顾了地理实用性和大陆完整性,通过“20°W—160°E”的经线圈简化了全球区域的分类。记忆口诀和范围法可帮助快速判断地理位置所属半球。

广汽本田-锋范
帐钩与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