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日本还保留着独特传统的建筑,像“和风建筑”艺术形式,是对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下驮、和服、风吕等形象概述。
那么,“和风建筑”又是从何而来呢?日本古书这样解释:日本的风土人情,人们要出门干农活,回家后便要洗去身上的灰。因此,“下驮”的“驮”意为“履”,喻指人穿的鞋。而“风吕”指“浴”之意。将“风”与“和”组合而成,形成其特定的建筑文化艺术形式。
“和风建筑”形式是以空间的障子、懊、绿等组成。其中,“障子”是以日本特制的纸涂作窗上通过透进的光形成一幅平面视觉的立体画面。而纸的使用很有讲究,和纸是日本独特文化空间的浓缩,不仅有透光、通气、调湿、消臭、还具有防太阳紫外线遮蔽的功效。
“懊”同“奥”,是指房屋的深处,用日本传统手工艺通过书写或绘画形式在窗幕门面个室之间进行描绘,使推拉门增加空间与画面的感觉。
“绿”则是外部与内中间部位的轩。
日本的设计艺术,素以“娇小纤细”为美,呈现朴实美学;以自然形成的“残缺”之美,凸显“轻圆融,喜残缺”的审美习俗,同时,又注重物体的“简素”之美,富有独到的设计艺术风格。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